導讀:史上最全軌道交通規劃,全國41個城市盡情瀏覽,新規劃的城市-紹興,蕪湖,老牌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接下來軌道交通的發展規劃是什么?由于本文內容均整理自網絡、發改委及地鐵公司官方網站,如有數據紕漏,歡迎指正!
華東地區:
1.上海
在新一輪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5—2040)中,上海將規劃1000公里市郊鐵路(包括國家大鐵路)、1000公里城市軌道交通、1000公里中運量公交系統(包括有軌電車、BRT等),形成效率和運量并重的客運交通走廊。
至2025年上海將新增規劃再建設9條軌道交通線路。據了解,此次公示的9條線路并非都是地鐵,還包括了連接上海兩大機場的的城際鐵路快線,以及中運量軌道線路等多種模式。據悉,到2025年為止,上海將擁有包括地鐵、城際鐵路、機場快線、磁浮線等多種模式的軌交線路,共計39條,總長約1050公里。
2.杭州
2013年6月20日,《杭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二期建設規劃(2013-2019)》獲國家發改委批復。根據批復,在一期工程長約84公里線路的基礎上,2013-2019年間,杭州市將建設2號線二期、4號線一期、5號線一期和6號線一期工程共計106.6公里的地鐵線路,2019年杭州將形成總長約190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
3.寧波
寧波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以三江片為核心,跨三江(甬江、姚江、奉化江),連三片(三江片、鎮海片、北侖片),沿三軸(商業軸、水軸、公建軸)形成三主三輔6條線、放射狀的軌道交通線網。線網全長247.5 km,共設換乘站20座。線網規劃同時還預留了向市域方向延伸的條件。規劃線網建成后,對緩解城市交通矛盾、方便居民出行、引導城市按規劃方向拓展、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都將發揮重要作用。
4.溫州
推薦線網由6條線組成,線路總長361.8km,設站128座,其中換乘站14座。推薦線網中市域線4條,線路長269.3km;市區線2條,線路長92.5km。2012年9月,溫州市域鐵路近期建設規劃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批復同意2012-2018年,規劃實施S1線一期工程、S2線一期工程、S3線一期工程,實施線路長度140.7km,總投資約432.3億元。
5.紹興
依據城市總體規劃和綜合交通規劃,紹興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由6條線組成,總長約260公里。預計至2020年,公共交通占全方式出行比例為20%。軌道交通占公共交通比例為15%。
至2021年,建成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主線、支線工程和2號線一期工程,長41.1公里。
6.常州
2020年線網布局規劃:規劃軌道交通線網由四條線路構成,總長約132公里。
遠景年線網布局規劃:規劃軌道交通線網由中心城區軌道交通和市郊線構成,其中,中心城區軌道交通由6條線路構成,規模為208公里;市郊線為中心城區與周邊城市、外圍組團(片區)聯系的線路,規劃預留為中、低運量軌道交通,規模約68公里。
7.蘇州
2015~2024 年,蘇州繼續加大軌道交通建設力度,在已批復及在建的2 號線延伸線、3 號線、4 號線及支線和5 號線的基礎上,再建設3 條軌道交通線,建設規模為102.8km,81 座車站。分別為:6 號線一期(蘇州新區站至星華街站,全長34.2km)、7號線二期北段(相城大道站至紅莊站,全長27km)、7號線二期南段(龍翔路站至涇南路站,全長6.4km)、8 號線(華山路站至車坊站,全長 35.2km)。蘇州軌道交通遠期規劃9條地鐵線路,總長度約380公里,車站181座。另有6條市域軌道線。
8.南通
依據城市總體規劃和綜合交通規劃,南通市規劃遠景年形成城市軌道交通“放射型”線網,由8 條線路組成,總長約324 公里,設換乘站14 座。線網中,市區線4 條,長170.8 公里;市域線4 條,153.2 公里。規劃2020 年,南通市區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量比例為58.6%,軌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為23.4%。建設1 號線一期工程和2 號線一期工程,全長約59.55 公里,形成軌道交通基本骨架。
9.南昌
依據城市總體規劃和綜合交通規劃,南昌市中心城區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由5 條線路組成,總長約197.9 公里,設車站146座,其中換乘站16 座。預計2020 年,南昌市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量比例達到60%,軌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達到25%。建設1 號線東延工程,2 號線東延和西延工程,3 號線,4號線一期工程,全長82.3 公里。到2021 年,形成4 條運營線路、總長134.9 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
10.徐州
2013年2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批準了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13~2020年)。至2020年,建成1、2、3號線一期工程,線路總長約67公里。
11.南京
依據城市總體規劃和綜合交通規劃,南京市中心城區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由5 條線路組成,總長約520.2 公里,設車站258 座,其中換乘站71 座。預計2020 年,南京市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量比例達到65%,軌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達到45%。建設1 號線北延工程、2 號線西延工程、3 號線三期工程、5號線、6 號線、7 號線、9 號線一期工程和10 號線二期工程,總長度157.2 公里。到2020 年,包括城際鐵路和有軌電車,將形成13 條運營線路、總長約540 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
12.無錫
2006年6月,《無錫市快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通過無錫市政府批復。該規劃由5條線組成,線路總長157.77公里,設車站111座。2014年開始軌道交通線網擴編深化研究,新一輪地鐵線網將增至7條線,總長208公里。地鐵線網擴編至6條線
地鐵3、4號線一期已適時啟建。
13.合肥
依據城市總體規劃和綜合交通規劃,合肥市中心城區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由12條線路組成,總長約336.9公里,其中中心城區線網密度0.49公里/平方公里,設換乘站21座。預計2020年,合肥市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量比例達到66.4%,軌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達到32.9%。建設3號線、4號線、5號線,全長114公里。到2020年,形成5條運營線路、總長166.4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
14.蕪湖
依據城市總體規劃和綜合交通規劃,蕪湖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由5 條市區線路和4 條市域線路組成,總長約284 公里。預計2020 年,蕪湖市中心城區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的比例達到20%,城市軌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達到15%。至2020 年,建成城市軌道交通1 號線和2 號線一期工程,長46.9 公里。項目總投資為161.33 億元。其中,資本金占總投資的40%,計64.53 億元,由蕪湖市財政資金籌措解決。資本金以外的資金采用國內銀行貸款等融資方式解決。
華中、華南地區
15.鄭州
建設1號線二期工程、2號線二期工程、3號線一期工程、4號線、5號線,全長120.7公里。到2020年,形成5條運營線路、總長166.9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近期建設項目總投資為798.48億元,其中資本金比例42%,計335.36億元,由鄭州市財政資金解決。資本金以外的資金利用國內銀行貸款等融資方式解決。到2050年,鄭州市的軌道交通將有21條線路,有地鐵,也有快速軌道交通,總規模將達到945.2公里。
16.武漢
建設1 號線延伸工程,2 號線北延、南延工程,4 號線西延工程,5 號線,7 號線南段,8 號線二期工程,11 號線東、西段,21 號線。到2021 年,形成10 條運營線路、總長400 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
17.長沙
長沙市軌道線網規劃修編于2010年與城市總體規劃修改、城市綜合交通規劃同時啟動編制工作,并于2011年7月獲長沙市人民政府批復。
總體布局基于長沙市遠景年城市空間結構和用地布局,軌道交通線網方案總體結構布局為“米字型構架,雙十字拓展”。在與城市空間的吻合上,整體上呈主副中心軸帶放射形態。遠景軌道交通線網推薦方案由12條線路構成。
按線網結構層次劃分,線網方案由6條骨干線和6條補充線構成。1-6號線為骨干線,其中1號線、2號線、3號線、4號線形成“米”字型構架,支撐空間布局;5號線、6號線在既有十字線基礎上形成第二個十字線。7-12號線為補充線,其中7號線進一步加密城市核心區線網服務,8號線將根據城市空間的拓展進程形成副中心和外圍組團間的聯絡線,9號線加強河西CBD與主城南部的聯系,10號線加強中心城區北部跨河通道聯系,11號線、12號線銜接中心城區與外圍城鎮發展組團。
按線網功能層次劃分,線網方案由2條市域快線和10條市區線路構成,其中市域快線分別為11號線和12號線,用以支撐城市組團式空間布局。
方案如下圖所示:
18.廣州
廣州市目前已經建成開通9條(段)、261公里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包括一~六號線、八號線、廣佛線和APM線路。線網日均客運量超過650萬人次,客運強度為2.5萬人次/(日,公里),客運效率位居全國前列。同時有11條(段)、303公里線路在建。其中廣佛線西朗至瀝滘段、六號線二期、七號線一期、九號線一期、八號線北延段、十三號線首期、十四號線一期、知識城線、二十一號線、四號線南延段等10條(段)已開工建設。十一號線(環線,43.2公里)最近已全面啟動征地拆遷工作。在建線路全部建成后,廣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累計運營里程將達到564公里。
按照審批要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分為遠期線網規劃和近期建設規劃,廣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呈"環+放射線"結構,遠期線網規劃23條、約1025公里。
從遠期線網規劃線路中,選取15條(段)、共413.5公里新線納入新一輪建設規劃實施,總體計劃在2030年前實施。廣州市新一輪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方案線路總長度約413.5公里,投資估算總額約3148億元。加上運營和在建線路后續工程建設資金需求及歷史債務償還共需約4963億元。
19.深圳
《深圳市軌道交通規劃(2007-2030)》明確構建包含16條線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線路規模約597公里、車站371個。深圳城市軌道交通三期規劃調整方案:新增2號線三期、3號線三期(南延、東延)、4號線三期、5號線二期、6號線二期、9號線二期工程和10號線工程,線路長度85.1公里。預計到2020年,形成11條運營線路、總長434.9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深圳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20號線、13號線、6號線支線、17號線、16號線、14號線、12號線、15號線、10號線二期、11號線二期、8號線二期。
深圳市軌道網遠期規劃示意圖
20.廈門
根據《廈門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2020年規劃目標線網共有5條線路,里程約189公里,已納入城市總體規劃。根據市委市政府要求,今年內,地鐵1號線將加快建設,2號線計劃全面動工,3號線計劃控制性工程動工,而4號線力爭年內動工。
21.福州
《福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4-2020年)》中規劃于2020年前建成1號線及2號線延伸線、4號線一期、5號線一期及6號線,建成規??傆?span lang="EN-US">98.46
km。
22.佛山
佛山市將在2011-2018年新建佛山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和3號線工程,線路總長102.2公里,與已建成通車運營的1號線(廣佛線佛山段)形成佛山市城市軌道交通基本骨架網??偼顿Y498.1億元。
23南寧
據南寧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15~2021年),近期建設項目總投資為529.37億元,其中資本金比例40%,計211.75億元。
依據南寧市城市總體規劃和綜合交通規劃,南寧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由8條線路組成,總長約252公里,設車站160座,其中換乘車站23座。規劃2020年,南寧市區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量比例達到62%,軌道交通占公共交通的比例達到30%。
至2021年,建成2號線東延和3號線一期、4號線一期、5號線一期工程,長約75.1公里。到2021年,形成5條運營線路、總長128.2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
24.東莞
東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由R1、R2、R3、R4四條線路構成,線路總長194.37km,共設車站55座,其中主要換乘樞紐車站9座。線路貫穿市屬21個鎮街,連接6個片區,對接省市多條交通干道。其中,R1線連接西北片區、中部片區和東部片區,為發展相對薄弱的東南部片區與其他片區的聯系提供了基礎,加強了與廣州和深圳的聯接;R2線連接西部城鎮密集帶,加強城區與石龍、厚街、虎門、長安之間的聯系;R3線聯接東西部地區,加強松山湖與長安、常平的聯系;R4線聯接塘廈片區與其他片區,增加城市凝聚力,培育新的增長點。
華北地區
25.北京
依據城市總體規劃和綜合交通規劃,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2020年線網由30條線組成,總長度為1177公里;遠景年線網由35條線路組成,總長度1524公里。預測2021年,北京市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量比例為60%,軌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為62%。
2015~2021年建設12個項目,總長度262.9公里。
26.天津
依據城市總體規劃和綜合交通規劃,天津市城市軌道交通遠景年線網由28條線路組成,總長度1380公里。預測2020年,天津市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量比例達到36%,軌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達到40%。
2015~2020年,建設M3線二期(南延)、M7線一期、M8線一期、M10線一期、M11線一期、Z2線一期、Z4線一期和B1線一期等8個項目,總長約228.1公里。到2020年,形成14條運營線路、總長513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
27.石家莊
新增1號線二期工程和3號線二期工程,線路長度20.8公里。
1號線二期工程自洨河大道至東洋站,線路長12.7公里,設站7座,投資77.31億元,規劃建設期為2017~2020年。
3號線二期工程自三教堂至北樂鄉站,線路長8.1公里,設站5座,投資54.65億元,規劃建設期為2018~2021年。
預計到2021年,形成3條運營線路、總長80.4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骨架。
28.西安
新增5號線二期工程、6號線二期工程和臨潼線工程,線路長度65.1公里。5號線二期工程自交大創新港至和平村站,線路長20.1公里,設站13座,投資95.21億元,規劃建設期為2016~2020年。6號線二期工程自勞動南路至紡織城站,線路長19.8公里,設站16座,投資143.64億元,規劃建設期為2016~2021年。臨潼線自紡織城至秦漢大道站,線路長25.2公里,設站15座,投資149.88億元,規劃建設期為2016~2021年。預計到2021年,形成7條運營線路、總長243.2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
29.呼和浩特
近期(2015-2020年)規劃確定建設的1、2號線,建設總規模51.4公里,工程總投資為338.81億元,技術經濟指標為6.59億元/正線公里。設車站42座(換乘站1座),停車場2處,車輛段1處,綜合維修基地1處。
30.青島
青島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二期建設規劃調整內容:將原1號線拆分為1號線和7號線一期;將原4號線向東延伸4.5公里至大河東站;對原6號線起點、長度、敷設方式進行調整,建設6號線一期工程;新增8號線工程;調整后的第二期建設規劃總長度181.7公里,基本形成軌道交通網絡。項目總投資為1072.15億元,其中資本金站40%,由青島市級財政資金解決,資本金以外資金由銀行貸款等方式解決。調整后,1號線工程自峨眉山路至興國路站,線路長42.7公里,設站29座;4號線工程自人民會堂至大河東站,線路長30.7公里,設車站25座;6號線一期工程自辛屯路至生態園站,線路長30.3公里,設車站20座;7號線一期工程自興國路至東郭莊站,線路長17.3公里,設站12座;8號線工程自膠州北站至五四廣場站,線路長60.7公里,設站16座,上述線路預計將于2020年陸續建成通車?!肚鄭u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調整(2013—2021年)》的獲批為地鐵1號線、4號線、6號線一期、7號線一期、8號線設計及施工的全面展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1.太原
太原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由7條線路組成,其中5條市區線、2條市域線,總長約233.6公里,共設車站150座,換乘車站21座,中心城區線網密度0.44公里/平方公里。
東北地區
32.哈爾濱
《哈爾濱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08-加18年)調整方案》新增了1號線三期工程、2號線一期工程,同時擴大了3號線作為環線的范圍。調整后的1、2和3號線組成“十字+環線”的骨架線路,線路總長89.58 km,總投資562.2億元。新增1號線三期工程,自哈爾濱南站至新疆大街站,線路長8 km,估算投資49億元,規劃建設期為2012-2016年。新增2號線一期工程,自哈爾濱北站至金山路站,線路長26.5 km,估算投資164.9億元,規劃建設期為2013~2018年。3號線作為環線的范圍擴大,自汽車齒輪廠站至太平橋站至汽車齒輪廠站,線路長37.6 km,估算投資244.4億元,規劃建設期為2012~2018年。
未來哈爾濱將規劃10條地鐵線路,承擔25%左右的居民日常出行,繁華商圈全部覆蓋。到2018年,哈市規劃建設1號線一期、二期工程、1號線三期工程、3號環線、2號線一期工程等5個項目。
未來哈爾濱將規劃10條地鐵線路,承擔25%左右的居民日常出行,繁華商圈全部覆蓋。到2018年,哈市規劃建設1號線一期、二期工程、1號線三期工程、3號環線、2號線一期工程等5個項目。
33.大連
2015~2020 年,新建 1 號線三期工程、4 號線、5 號線和 R4線二期工程,補列 R2 線和 R4 線一期工程,總長度 170.1 公里。到 2020 年,形成 8 條運營線路、總長 298.6 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
34.沈陽
從2005年11月開工建設地鐵一號線以來,沈陽已經圓滿完成一輪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的兩條線路,分別是地鐵一、二號線,共44座車站,運營里程55公里。第二輪建設規劃包括地鐵四、九和十號線工程,于2012年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同年地鐵九、十號線開工建設。地鐵指揮部正積極推進沈陽第三輪《沈陽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6-2022年)》(以下簡稱《建設規劃》)報批工作?!督ㄔO規劃》需經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環保部等國家相關部委審批報國務院備案后,由國家發改委批復。獲批后,還需省發改委、環保廳、住建廳等部門對單條線路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及相關要件進行批復。此輪《建設規劃》包含9條線路,分別是地鐵三號線一期工程、六號線一期工程、七號線一期工程、八號線一期工程和十一號線一期工程,以及4條延長線工程,分別是一號線東延線工程、二號線南延線工程、四號線北延線工程和四號線支線工程,總長約208公里。
35.長春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長春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10~2019年)調整方案的批復》顯示:新增1號線南延工程自義和村北至永春南站,線路長8公里,設站6座,投資55.2億元,規劃建設期為2015~2019年。
新增2號線西延工程自汽車公園至西湖站,線路長5.3公里,設站3座,投資33.5億元,規劃建設期為2015~2019年。東延工程自東方廣場至東樞紐站,線路長2公里,設站1座,投資17.9億元,規劃建設期為2015~2019年。
新增北湖線一期工程自北環路至太平村站,線路長13.4公里,設站13座,投資42.1億元,規劃建設期為2015~2017年。
新增線路長度28.7公里,預計到2019年,形成5條運營線路、總長119.1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
西北、西南地區
36.烏魯木齊
依據城市總體規劃和綜合交通規劃,烏魯木齊市遠景規劃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由7條線路組成,總長約212公里,其中,1號線是南北向骨干線路,溝通老城區、新市區和主要對外交通樞紐;2號線是城市主軸方向L型的骨干線路,加強老城區與三坪新區的聯系;3號線是南北向輔助線,連接沙依巴克區和新市區;4號線是東西向輔助線,串聯高鐵片區和紅光山會展中心;5號線是西北至東南向的骨干線路,連接主城區與三坪新區;6號線是東北方向的輔助線,連接米東和主城區;7號線是連接西山新區和主城區的輔助線。預計2020年,烏魯木齊市區公共交通出行占全方式出行量的35%,軌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的20~25%。
至2019年,建成1號線和2號線一期工程,長約47.9公里,形成南北向的軌道交通基本骨架。其中,1號線自三屯碑至機場,線路長約26.5公里,設站21座,投資179.1億元,規劃建設期為2012~2016年。2號線一期工程自邊防局至棉麻,線路長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