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現代有軌電車建設在國內突然爆發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各地為何爭相上馬示范項目?本文從現代有軌電車造價、我國已經掌握現代有軌電車技術以及“審批寬"等原因進行分析。
如何既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又能夠降低環境污染,這是我國地方政府亟需解決的一個社會問題。近幾年,全國范圍內除了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外,在傳統電車基礎上改良的現代有軌電車也受到了各地政府的熱捧。根據各類公開資料統計,目前我國已經有上百個城市開始或正在規劃現代有軌電車。
日前,深圳市法制辦公布《深圳市現代有軌電車管理辦法(試行)》(送審稿),就如何規范有軌電車管理征求社會各界意見,深圳也開始加入到建設現代有軌電車的行列中來。去年7月,深圳市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龍華新區現代有軌電車示范線開工建設,計劃今年底建成,明年1-3月試運行。資料顯示,該有軌電車線路總長約11.72公里,全線設站20座。除了正在建設的龍華新區現代有軌電車示范線,深圳市在未來的5年還計劃建設4條現代有軌電車線、13個立體公交場站。
現代有軌電車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現代有軌電車之所以有“現代”兩個字作為前綴,是因為其并不是近年出現的完全新型的交通工具,而是在傳統的有軌電車基礎上升級改造而來的,是城市交通“最熟悉的陌生人”。
德國人西門子在1879年發明了全球最早的有軌電車,隨后在柏林市附近的里希特菲爾德首次作為客運交通工具投入使用。20世紀20-30年代,全世界掀起有軌電車發展高潮,城市交通由馬車時代真正進入到有軌電車時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汽車工業迅速發展,私人汽車與公交汽車快速取代了有軌電車成為主要的交通工具。20世紀40-50年代,有軌電車線路被大規模拆除。
20世界70年代以來,隨著汽車工業的過度發展造成城市空氣污染、環境噪聲污染嚴重,于是世界各國又開始對有軌電車進行現代化改造,有軌電車進入復興階段,而后逐步發展為現在的現代有軌電車。
現代有軌電車帶領人們“回到過去,穿越未來”
那么,即使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即使在全球已經進入復興階段,現代有軌電車建設在國內突然爆發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各地為何爭相上馬示范項目?
1.投資小,易升級,綜合經濟性高
與汽車相比,輕軌、高架獨軌、地鐵、現代有軌電車均具有運輸量大、低能耗、無排放的優點。我們再來對比輕軌、高架獨軌、地鐵、現代有軌電車這四類軌道交通系統。與地鐵、高架獨軌、輕軌相比,現代有軌電車工程造價低、建設周期短、占地靈活、鋪設簡單。同時,現代有軌電車還有易升級的優點,當有升級需求時,投入少量的資金即可將現代有軌電車升級為大運量的輕軌、地鐵公交系統,綜合經濟性很高。
2.技術已基本實現國產化
從技術層面來看,已基本實現了國產化,國內掌握現代有軌電車技術的企業主要有中國中車、新筑股份及其各下屬子公司。其中,合并前的中國北車是國內最早掌握現代有軌電車先進技術并有相關運營經驗最豐富的企業,其70%低地板車已經完全實現了國產化。
新筑股份的技術主要來自長客股份,長客股份作為國內現代有軌電車主要生產企業之一,目前已經研發生產了第三代70%現代有有軌電車、第二代100%現代有軌電車。
此外,現代有軌電車的建設還具有“審批寬”的特點。在我國,現代有軌電車項目建設通常只需地方政府審批即可,不需要報送到國家發改委;而地鐵、輕軌審批則相對復雜,不僅需要報送國家部委層面進行審批,還對報審城市有硬性條件要求。更為重要的是,現代有軌電車不受城市規模的限制,不但一線城市可以建設,更適合二三線城市交通的發展。因此可以說,現代有軌電車在我國已具備建設發展的政策、經濟、社會以及技術基礎,其規?;瘑釉诩?。
綜上所述,現代有軌電車對于城市交通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對于廣大市民來說是一臺“時光穿梭機”。乘坐現代有軌電車既符合當前復古潮流,“回到過去”體驗一把舊社會的公共交通工具;同時升級改造后的現代有軌電車在速度和舒適度上都實現了質的飛躍,再加上炫酷的外形,著實讓人有“穿越未來”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