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企業,科學是發展的重要內在推動力,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注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他是經濟密集、經濟密集的經濟實體。
因此,對知識產權、技術成果、研發投入、產品收益這幾個方面的考察也就格外嚴格。
那么想要申請高新技術企業,也該如何從這幾個方面下手呢?我們今天就來解讀一下這幾個要件:
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核心自主知識產權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所指的核心自主知識產權須在中國境內注冊,或享有五年以上的全球范圍內獨占許可權利(高新技術企業的有效期應在五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期內),并在中國法律的有效保護期內。
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可以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查詢專利標記和專利號來檢驗專利的真實性。對于軟件著作權,可以到國家版權局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的網站查詢軟件著作權標記(亦稱版權標記),表明作品受著作權保護的記號,檢驗其真偽。本《工作指引》所稱的獨占許可是指在全球范圍內技術接受方對協議約定的知識產權(專利、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等)享有五年以上排他的使用權,在此期間內技術供應方和任何第三方都不得使用該項技術。
高新技術產品(服務)
高新技術產品是指符合國家和省高新技術重點范圍、技術領域和產品參考目錄的全新型產品?;蚴仁状紊a的換代型產品,或國內首次生產的改進型產品,或屬創新產品等;具較高的技術含量、良好的經濟效益(利稅率應高于20%)和廣闊的市場前景。一、技術含量高。尤其是核心技術,它關系到企業發展、利潤。二、高新技術產業的前期研發投入的錢多、時間較長,推廣的難度大。三、新產品一旦研發發成功,具有高于一般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四、在短期內不會被替代或超越。
首先,《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是一個大前提,企業所形成的產品或服務脫離了大前提所規定的高新技術領域研發范疇,脫離了范疇從事其他領域的研發和生產,即使轉化能力高、形成新產品新工藝,也不能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其次,因為技術成果轉化的判斷依據是企業是否以技術成果形成了產品、服務、樣品、樣機等,所以能夠體現企業科技轉化能力的材料,須為科技成果轉化等相關材料,以及高新技術產品或服務的關鍵技術和技術指標、生產批文、認證認可和相關資質證書、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等相關材料;
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2.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企業對高新技術產品或服務的研發投入,直接與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指標中的“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這項指標相關;
其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有一項最高達6分的評分標準便是:“制定了企業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制度,建立了研發投入核算體系,編制了研發費用輔助賬”;這指標滿分加起來可達20分。
也就是說,研發費用的核算清晰對于申請高企時拿高分是有很大作用的。
首先,近三個會計年度是指企業申報前的連續3個會計年度,但不含申報年;
其次,研究開發活動是指,為獲得科學與技術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或服務、工藝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活動。
值得注意的是,“科學與技術新知識”不包括社會科學、藝術或人文學;
而實質性的改進活動則不包括企業對產品或服務的常規性升級或對某項科研成果直接應用等活動,比方說直接采用新的材料、新的裝置而產出產品、服務、工藝或知識等。
再次,研發費用包括人員人工費用、直接投入費用、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無形資產攤銷費用、設計費用、裝備調試費用與試驗費用、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以及其他如技術圖書資料費、資料翻譯費、專家咨詢費、知識產權申請費等。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研發費用占總收入的比例。